留学生落户上海
留学生上海落户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8321065021

当前位置:政策资讯 > 上海社保 > 北大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后道出真相:“吸血父母”让我无处可逃

北大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后道出真相:“吸血父母”让我无处可逃

栏目:上海社保 人气:0发表时间:2023-01-01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上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上海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江苏常州一位76岁老太太的寻人启事打动全国网友,只见弥留之际的老人,嘴里断断续续地发出微弱的声音:

  

“强强,你回来吧,妈妈很想你。”

  

在一旁的老伴告诉记者,这个“强强”正是他们最小的儿子。

  

自从二十年前出国后,再无音信。

  

她希望通过网络找到失联的儿子,临终前再看他最后一眼。

  

  

当网友们发动力量终于找到了远在美国的他时,才发现他早已脱离国籍,只轻描淡写地留下了7个字。

  

最终,他的母亲带着遗憾离世。

  

一时间,他被推上风口浪尖,几乎所有人都在骂他是个白眼狼。

  

  

然而随着他的身世被扒出,“不孝”的背后,却另有隐情,事件也开始出现反转。

  

1969年,江苏常州一户农家出生了一个男婴,父母给他取名叫王永强,意思是希望这个孩子永远健康强壮。

  

王永强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在他之上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按说身为家中的小儿子,他应该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可事实恰好相反。

  

  

原来,王永强的哥哥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落下残疾,母亲在家操持家务,父亲靠售卖耗子药,或偶尔务农维持一家的生计。

  

大儿子没有工作和生活能力,女儿长大了要嫁人,王永强的出生寄托着父母所有的期待:未来能接替父亲养家糊口,照顾哥哥。

  

王永强从小目睹家庭的贫寒,上学时他在书种看到这样一句话,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他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通过读书改变贫困的现状。

  

  

就这样,在求知的路上,他勤奋精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一次学校的颁奖台上都少不了他的影子。

  

但王永强的父母却从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眼里,一张张奖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读那么多书有啥用,看着儿子拿回的奖状,他们不屑一顾,还报之以冷嘲热讽。

  

姐姐很早就辍学打工,父母眼巴巴的盼着王永强快点长大,趁早外出务工,好扛起全家的重担。

  

学习上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与鼓励,生活上,王永强更像是个工具人,他存在的价值似乎仅仅只是照顾好哥哥,担起赚钱养家责任。

  

王永强在家里总是做着超过了他那个年龄应该承担的家务,除此之外,还要忍受来自哥哥对他的奚落。

  

  

有一次,王永强欢喜地把他得到的奖状拿给哥哥看,却被哥哥一把揉碎,他难过的哭了。

  

他多希望目睹这一切的父母能够安慰一下他,可等来的却是父母的一句“哥哥是残疾人,你要让让他。”

  

或许是因为哥哥的病,让父母深深地愧疚,他们把更多的关爱倾注在大儿子身上,忽略了小儿子成长中的情感需求,这也为后续的事件埋下了伏笔。

  

王永强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学霸,只是少有人知道,这个学霸从来都是孤军奋战。他的求学路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学习上的事很多都要自己扛,他曾在垃圾桶里捡人家用过的铅笔头,绑一根木棍接着用,还捡别人用过的旧本子,擦掉后重新用。

  

  

为了减少上学的路费,他徒步往来于学校和家之间,肩上背着的除了书包还有一袋米,手里拎着一些咸菜,那是他的伙食。

  

1984年,王永强15岁了,这一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他要继续高中的学业,然而他的决定遭到了父母的反对。

  

原来,村里的同龄人,很多甚至小学都没有读完,就退学帮家里干活了,而他已经吃了15年的白饭。

  

15岁的小伙子,正是干活的一把好手,父母年纪大了,姐姐已经嫁人,哥哥身体残疾,干不成什么活,全家就指望王永强挣钱养家了。

  

  

王永强和父母几番讨价还价后达成妥协,半工半读来完成高中学业,为此,他打过童工,捡过破烂,卖过山货。

  

只要能继续上学,这点苦他愿意吃。

  

苍天不负有心人,1987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苏州大学,然而相似的一幕再次出现了,当他兴高采烈地拿着录取通知书,告知父母这一喜讯时,迎来的却是父母劈头盖脸的斥责。

  

眼看着左邻右舍的孩子十几岁的年龄,已经能给家里月月拿钱回来,这让王永强的父母羡慕不已。

  

  

他们已经忍耐了三年,好不容易盼到高中毕业,还要贴钱继续上大学,这是他们万万不能接受的。

  

王永强知道,他无法说服父母支持自己上大学,只好保证,自己上大学不但不伸手向家里要钱,还会每个月给家里寄钱。

  

八十年代,上大学每个月有4元的补贴,王永强就把这4元寄回家,为此还要倒贴1毛钱的汇款手续费。

  

至于他自己在学校吃什么用什么,并不在家人的考虑范围之内。

  

  

就这样,王永强省吃俭用,节假日打零工,以此维持自己最基本的生活开支。

  

后来,他顺利考上了研究生,每个月的补贴从4元涨到了72元。

  

这一次,他留了个心眼,没有跟父母说起这事,毕竟读了研究生,没有那么多时间用来打零工,而他的年龄也大了,有自己的社交需求,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

  

  

然而让他没有料到的是,母亲不知从哪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她发了疯一样跑到学校又哭又闹,指着王永强骂他翅膀硬了,没有良心,不愿意给家里赚钱就算了,还偷偷藏钱。

  

这让王永强在学校里颜面尽失,他不得不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让母亲带回去。

  

这件事成为王永强思想上的一个转折点,他感到心寒,他这么多年来努力读书就是想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可是他的付出没有换来家人的理解,反而是变本加厉的索取。

  

更加让他感到身心俱疲的是,父母仗着他是个研究生,让他给哥哥在苏州找一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帮助安排亲戚家的孩子来苏州上学。

  

这哪是一个研究生能做到的,拒绝父母后,他换来的又是一顿痛骂。

  

  

父母无止境的索取,激起了王永强内心强烈的反抗,为了能逃离苏州,在研究生毕业以后,他不顾父母反对,考取了中科院的博士,1997年又顺利的考入了北京大学博士后。

  

就在王永强在北京大学读博士后期间,北大一个教授的女儿闯进了他的世界,这让他疲惫的身心暂时找到了一处可以停泊的港湾。

  

很快,两个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他们的婚姻还是遭到了王永强父母的反对,他们害怕,儿子一旦和这个外地女人结婚定居在北京,就不会再给家里寄钱。

  

  

王永强省吃俭用,把学校发的补贴全部寄给家里,以表示自己没有忘本,这才得以顺利地和心爱的人结婚。

  

婚礼的那天,他以减少麻烦为由,没有邀请家人来参加,其实只有王永强自己知道,他是害怕父母再生事端。

  

结婚后,王永强还是像往常一样按月给家里寄钱,但他的父母不知道,儿子为了躲避这无休止的索取,早已开始了他的逃离计划。

  

1999年,他决定要以带着妻子交流学习为名去日本。

  

临行前的一天,他打电话给妈妈:“妈妈,我因为工作的需要,明天就要带夫人出国了,我过两年回来看望你们。”

  

  

出国前王永强给和他关系比较好的小舅舅也打了个电话:“小舅舅,我马上要出国了,我去日本两年,年薪是18万人民币一年,我到了那边定居好了以后,我回来给家里买一套房子给爸爸妈妈哥哥享受享受。”

  

始料不及的是,王永强来到了日本后,父母因为买药没钱,托小舅舅再次打电话给他时,王永强的口气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小舅舅,你又打电话过来了,你以后这边电话少打。”

  

小舅舅急忙告诉他:“小强,你慢点,你爸爸妈妈在这边要跟你通电话,”

  

谁知王永强只说了一句:“不用了,我不跟他们通话了。”说完就挂了电话。

  

  

父母慌了,他们四处寻访儿子的下落,以为是儿媳妇从中挑拨离间,就打电话给亲家,却被告知儿媳和儿子已经离婚,希望王家以后不要再打电话骚扰了。

  

原来,王永强结婚时并没有过多地在妻子面前谈起过自己的父母,结婚后,妻子发现王永强的父母隔三差五让儿子打钱回家,孝养父母虽说是天经地义,但凡事总有个度。

  

  

忍耐到极致就是爆发,妻子忍受不了他们的贪婪和索要无度,也对王永强的懦弱感到失望。终于在一次大吵之后,提出了离婚。

  

两人的婚姻仅仅维持了2年,便以离婚收场,此时的王永强对父母心寒到了极点,回想一路走来,在父母眼里自己就是个赚钱的工具,压抑在心底多年的情绪使他断然远走他乡。

  

自此,这段只有付出与索取的亲情彻底走向决裂。

  

四处找人,等不来消息的家人,在亲戚朋友的建议下,来到了王永强曾经的户籍地,北京市海淀区。

  

  

经过查找,工作人员告诉他们,早在1999年年底,王永强就已经注销了中国的户籍。

  

整个中国的信息库里也找不到王永强这个人。

  

王永强失去联系的20年里,父母还是不遗余力地打听他的消息,仍然毫无结果,就在大家都以为他遭遇了不测时,他的同学却传消息给小舅舅郭学武,王永强在美国亚特兰大,并且已经成家,有着体面高薪的工作。

  

而母亲郭巧娣在2012年时不幸患上了尿毒症和严重的贫血,2019年年底已经病入膏肓,唯一的希望就是咽气之前能在见一面小儿子王永强。

  

  

郭巧娣的寻人启事迅速在网络蔓延,有热心的网友居然在美国社交平台上找到了一个叫“wangyongqiang”的人,此人在亚特兰大工作学习,各方面的信息资料都与老人的儿子高度吻合,相似的经历,以及脸上相同的部位都长着一颗痣。

  

家人通过打越洋电话给“wangyongqiang”留言,希望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12月1日,家人终于等到了翘首企盼的回音,魏村派出所的一名工作人员的亲戚,在美国和王永强熟识。

  

王永强请他向小舅舅传话,希望家人不要再通过媒体寻找他。

  

而对于是否会和母亲相见的问题,他只答复了七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

  

  

郭巧娣老人最终没能等来与儿子的最后相见,抱憾而去,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

  

如今的王永强在美国做软件工程师,过着属于他的人生。

  

但不得不说,父母生下孩子,就该承担起养育的责任,而不是以“孝”为名,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成为心理上长不大的“巨婴”。

  

  

参考资料:

  

1、《北大博士后“失联”20年被找到,家人却失望至极》北京日报.2019-12-03

  

2、《失联20年的北大博士后终于找到了!他回应了7个字,家人:失望至极》左边红星新闻右边.2019-12-04

  

举报/反馈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