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落户上海
留学生上海落户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8321065021

当前位置:政策资讯 > 最新资讯 > 老沈聊戏:上海京剧院的人才引进

老沈聊戏:上海京剧院的人才引进

栏目:最新资讯 人气:0发表时间:2022-12-05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上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上海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过去,梨园行有句话,叫“北京学艺,天津走红,上海赚包银”。那时北京有富连成、荣春社、中华戏曲专科戏校等培养京剧人才的地方,生源充沛、师资雄厚,故北京是出京剧演员的地方。天津观众的欣赏水平高,没有点真玩意儿的演员不敢去天津唱,怕砸了,所以能够得到天津观众的认可的演员,才是真正红了。上海是大码头,有钱的人多,喜欢听戏的人也多,所以戏院老板肯花重金请北京的名角去上海唱,包银加倍,还包吃包住,所以一趟上海演出下来就能赚大笔钱,上海观众也得到了高水平的艺术欣赏。

  于是北京的名角们纷纷去上海淘金,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这里仅举一例看京角齐聚上海的盛况,1947年在上海中国大戏院举办杜寿义演,来自北京的名角梅兰芳、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李少春、马富禄、姜妙香、筱翠花、张君秋、裘盛戎、袁世海、叶盛章、钱宝森、芙蓉草、阎世善、李多奎等,连演十天,剧目有《龙凤呈祥》《四郎探母》《法门寺》《打渔杀家》《得意缘》《翠屏山》等。仅从演员表和剧目单上即可看出当时演出之盛况。

  说到“去上海赚包银”,似乎又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上海观众喜欢看来自北京名角高水平演出,那说明上海本地的京剧水平满足不了上海观众的欣赏要求,或者说,相对当地的“海派京剧”而言,上海观众对正宗的京剧更为赞赏。因此,戏园子的老板就千方百计的邀请京角来沪演出,当然自己也赚大钱。这可以算是上海梨园界最早的“人才引进”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这种从北京拉名角儿们齐聚上海的可能性没有了,因为全国实行了剧团制,每个演员都要归属一个剧团,否则没有演出的资质,所以那种“掐尖”式的邀角方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首都各院团的外地巡回演出。别的剧团不说,仅北京京剧团去上海演出的次数不可胜数,五十年代这个团几乎每年都要去上海巡演一次,而且所带剧目中有些是在北京都很少演的,上海观众大饱眼福。最为特别的是,每次到上海头四天的打泡戏都是由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四大头牌轮流唱大轴,轮流唱开场戏。上海人喜欢猎奇,追逐新鲜感,所以广告一出,戏票立即抢购一空。不用说上海人,就是北京人从报纸上看到那些演出广告也要垂涎欲滴的。

  邀请北京的剧团到上海演出,可以一定程度满足观众的需求,但终究还是要自己培养高水平的演员才能解决上海京剧演出质量问题。于是,成立了上海戏曲学校,俞振飞和言慧珠分别担任正副校长。李炳淑就是这个戏校培养的优秀青衣,毕业后进入上海京昆剧团,她和孙花满、李永德、齐淑芳、杨春霞、蔡正仁、华文漪等成为这个团的主演。

  上海戏曲学校虽然培养了新人,但是依然解决不了人才短缺问题,特别是铜锤花脸和正宫老生行当奇缺领军人物。所以六十年代初,中国京剧院就把二团的金派花脸赵文奎调到上海京剧院。上海京剧院排演现代戏《海港》,其中男主角高志扬就是赵文奎扮演的。随着大演现代戏高潮的到来,上海京剧院排演了后来成为样板戏的《智取威虎山》,由童祥苓(演杨子荣)、沈金波(演参谋长)主演。当时剧院缺少老生和花脸,连替换的B角演员都找不到。所以,把北京的张学津、李崇善、李长春调往上海。他们解决了《智取威虎山》主演的轮换问题,李崇善还排演了《磐石湾》并拍成电影。粉碎“四人帮”后,张学津等排演了《谭嗣同》《刑场上的婚礼》等新编戏,张学津后来还在上海恢复演出了一些马派名剧以满足观众需求。直到八十年代初,张学津、李崇善、李长春等人才圆满完成任务,离开上海返回北京。可以说,六七十年代上海京剧院那一次大规模引进人才完成了众多新戏的排演任务,这些引进的人才为上海京剧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进入八十年代,上海依然面临京剧人才短缺的问题,引进人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这数十年,上海引进的人才有尚长荣、王梦云、关栋天、奚中路、李军、李国静、赵群、安平、蓝天以及王立军、李佩红等。

  尚长荣是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的儿子,自幼学戏工花脸,后随父亲去陕西省京剧院工作,曾担任剧院院长。1988年他从院长位置退下来后调入上海京剧院,曾排演《曹操与杨修》《廉吏于成龙》,享誉全国。著名老旦王梦云七十年代从中国戏校实验京剧团调往上海,先进入上海京剧院,1994年出任上海戏曲学校校长,为培养戏曲人才竭尽全力。老生名家关正明之子关栋天1987年从武汉京剧团调入上海京剧院。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之孙奚中路,拜茹元俊为师习武生,1987年从济南京剧团调入上海京剧院,现被被誉为当今第一大武生。李军是北京人,在中国戏曲学校毕业后进入山东省京剧院任主演,1992年调入上海京剧院,曾创作多部新戏,至今是剧院领衔主演。梅派青衣李国静,曾是天津京剧院演员,1999年调入上海京剧院。张派青衣赵群,原在天津京剧院实验团,1999年作为人才引进加盟上海京剧院一团。2010年赵群调入上海戏曲学院,任戏曲表演专业主任。裘派花脸安平,原在天津京剧院工作,在天津有康邓孟安四大铜锤之称,1999年安平作为高级人才引进上海京剧院,现在是剧院的当家铜锤花脸。蓝天,原本在河北艺校学河北梆子,1997年上海戏曲学校校长王梦云到河北招生,她慧眼识珠一下就看中了蓝天,然而,河北艺校不肯放,王梦云最终把蓝天招进了上海戏校,现在上海京剧院担任主演,他接了童祥苓的班,主演了《智取威虎山》。此外,天津的著名武生王立军、著名程派青衣李佩红也先后调到上海,在上海戏曲学院担任领导职务。

  这些引进的优秀人才与上海京剧院原有的陈少云、史依弘、金喜全(现已调入上海戏曲学院)、傅希如、田慧等一起形成了强大的演出队伍,其实力与全国其他一流院团相媲美。

  最后还要说一下王佩瑜,素有“小冬皇”之称的王珮瑜学余派老生,颇有成绩,进入上海京剧院后,当时剧院正缺老生,所以对她格外器重委以重任,当了副团长。本世纪初她率领演出小组在京演出《搜孤救孤》等得到好评。不知何故,她后来离职自己单干,结果不到一年就碰了壁。再回剧院情况变了,副团长的位置自然没有了,连演出机会也很少了。一个女老生,演新编戏、特别是现代戏根本不合适,再加上蓝天、傅希如等已经上来挑了大梁,上海京剧院不愁没有文武老生,所以王佩瑜就“贬值”了。如今“瑜老板”在舞台上的身影少了,出现在电视访谈中多了,她继续为弘扬国粹艺术而不懈努力。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