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落户上海
留学生上海落户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8321065021

当前位置:政策资讯 > 上海社保 > 博士毕业之后去企业,是不是说明博士就白读了?

博士毕业之后去企业,是不是说明博士就白读了?

栏目:上海社保 人气:0发表时间:2022-12-11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上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上海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这个问题就好比说:以前我种小麦的,现在我种棉花,请问是不是说小麦白种了?

  

我曾经回答过为什么很多博士辛辛苦苦熬出头却甘愿拿3、4千的工资当大学老师(附链接)。这句话除了3、4这两个数字有点夸张外,是句大实话。

  

非非博士:辛辛苦苦博士终于熬出头,为何却甘愿拿3、4千工资留校当老师?

  

我自己在读博期间看到的:

  

1.周围的博士基本上都倾向于选择一般的二三本高校。科研平台好的学校,大概率应届生也去不了;

  

2.有少数博士因为房子买在一二线城市而当地的高校又要求太高,或者其它原因,所以选择了研究所或者公司;

  

3.极少数的博士是一直很努力的科研爱好者,或者其它原因,选择继续读本校或其它校博士后,再申请留校,留不下来再走上述两条路。

  

选择去一般二三本的高校之后,压力不算太大,毕竟科研要求不会太高,时间相对比较自由,加上导师帮忙改改青基,几年之后都能拿到副教授职称。不能说高校多爽,但是学历发挥了它最本质的作用,达到了高校教师的门槛。高校做教学科研的师兄师姐没有说过他们多爽,就是很自然很谦虚,说小学校混口饭吃,有时候也挺烦的。但从他们的表情和真实生活描述来看,钱不多,日子真不差。

  

那么是不是说去公司,博士就白读了呢?

  

我不这么认为。

  

首先,博士一般不存在白读的,我个人觉得读博的收获有以下:

  

1.学历高。最可见的,就是学历了。学历有什么作用?获得比较普遍的认可,达到一些职业的最低门槛。比较普遍的认可,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你回乡下说你在读博,大部分人都觉得你还不错,没有几个人鄙视你。一些职业的最低门槛,这个大家都能理解,高校教学科研岗基本上都只招博士了,这是一个最常见的例子。

  

2.思维更严谨。最潜移默化的,就是思维了。实话说,读博前我也写文章,写故事,写经历,个人爱好不发表在任何地方。现在我博士毕业了,待业期间写的东西,相比之下要严谨多了。逻辑上注意关键词是否存在因果、转折和加强等关系,用词上注意用大多数、大概率和有可能等描述,甚至标点符号上也注意分号和句号的区别。再以第三者的角色看以前写得东西,觉得过于文艺了。

  

3.心态平和。也许经历点磨难,大多数人都会平和一点的。读博惨不惨,我相信读过的人都或多或少有过一点波折。科研本是探索,套路向来很少,失败本是常事,看淡才能释然。感谢读博的波折,让我现在能够坦然地面对失业,无数次找突破口,包括现在写知乎(附链接)。

  

非非博士:为什么面对读博大家都那么悲观?

  

非非博士:博士是不是都是很难熬?

  

4.开阔眼界。我曾玩笑,如果不是读博,我接触不到那么多牛人。读本科的时候觉得大学老师很厉害,其实也只能上课见见;读研的时候觉得四青院士很厉害,其实也只是见见周围的四青院士;读博加上出国,我才知道学术界有多少大牛,不只是科研,他们的谈吐之间,岂是一般应届博士能比。开阔眼界,知道自己的渺小,我真的敢说大多数应届博士能力一般。

  

总结:读博让我收获了学历,思维更严谨,心态平和,眼界也开阔了。当然,还有专业技能,包括实验技术、科研写作和学术演讲等都过学习和提高。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些收获用在高校和公司,有什么区别呢?

  

1.学历。当前,博士学历是一般高校教学科研岗的最低要求,也是一般公司做研发经理的最低要求。当然,公司灵活一点,有硕士最后也升到研发经理的,看能力。学校只是若干年前有可能有硕士做教学科研岗的,现在基本不可能。

  

2.思维严谨。我个人认为高校教研和公司研发都需要严谨。当然,公司销售等岗位,带主观性的工作可能对严谨性的要求要低一点吧,毕竟有时候不太过分地夸夸,也没人追究你。

  

3.心态平和。三百六十行都有倾向于适合不同的性格,但没有哪个不要求心态平和的吧。公司相对普通高校来讲,对时间和成果的要求相对更紧迫一点,可能更挑战心态吧。

  

4.开阔眼界。也许去公司之后,做研发还有可能涉及到学术界,其它岗位涉及得不多了。那么学术界的见识是不是作用不大了呢?我个人不这么认为,人的各方面见识是相通的。见过三顾茅庐,你也知道敬畏前辈,何况学术界与人的交际,教会你更多。

  

最后,我觉得题主疑问的最大原因可能是,觉得专业技能,包括实验技术、科研写作和学术演讲等是不是进公司就白费了呢?

  

也不是的。

  

就算你不做研发,不再接触科研,实验技术是你最起码的能力。实验技术的应用过程也是对一个问题的探究过程,很大可能你毕业后不再探究这个问题了,但是任何一种工作离开了思考,都很容易被替代,离开了探究,大概率无法提升。你想从事不用思考探究的工作吗?

  

科研写作不正是锻炼了我现在写作的严谨性吗?博士期待的工作,大概率离不开文字表述。

  

学术演讲这一点,不知道做IT行业的是不是不需要,一般有所展示的工作,能离开基本的演讲吗?

  

种过小麦的,再种棉花,是不是或多或少有点种地的经验呢?

  

码字不易,觉得有道理的点个赞再走吧。

  

  

我是非非博士,爱分享找共鸣~

  

欢迎与我交流,喜欢点赞收藏~

  

关注我,发现灵魂深处不一样的你~

  

我不这么觉得。

  

我认为博士毕业之后进入了科研圈,做了一个无法重复的实验,发表了一篇有争议的论文,还混上了院士,才是真的白读了。

  

下面的答案首发在我的左边公众号右边:Fixpoint_Group。欢迎大家关注。

  

我是2011年从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的,经济学博士,28周岁。一晃儿这都过去十年了。回头再看看读博时和毕业后的一些经历,分享点儿感想。当然,不谈个人家庭,主要谈谈职业发展上的一些感悟吧。

  

先上两张毕业那年和今年的照片。

  

  

  

1.偶然性和路径依赖其实对职业发展影响很大

  

我博士毕业以后没有全职留在学术界。这个很多熟悉我的网友都知道的。以前也分享过。这里不多重复了。

  

当时也有学术界的全职工作机会。但其实最顶尖的美国大学的教职我都没啥希望,而并不是我自己“选择”不去。是想去也没机会。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其实我毕业的时候呢,系里都会根据博士毕业论文集中最主要的那篇论文,英文叫jobmarketpaper(jmp),来评估每个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未来的发表潜力,然后系里会根据这个共识在学术市场上给与不同力度的支持。我当时的jmp写的是某外汇交易市场效率不高,存在套利空间,而这种低效是人为造成,并提出了理论上在这种情况下的定价方法,并给与了实证支持。不是很复杂,但自己感觉写得不错,但当时除了我的一位主导师(麦金农教授)和商学院的一位比较有影响力的教授(DarrellDuffie,但不是我们经济系的)认为我这篇论文很有学术潜力之外,系里其他学者一致反映这篇文章不咋地。很有意思的是这两位教授都是加拿大人。

  

当然,很多学者对系统性存在套利机会这种状况从下意识上就有所抵触。我也同意,毕竟”那么多聪明人都没发现而就我发现了“这种事儿的确可能性很低。

  

其实对论文的评估,也是这些学术权威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相对客观的预测一下这篇论文以后可以发到什么等级的刊物上,毕竟毕业论文到最后需要多久才能发表不确定性很大,有的甚至不会被发表。如果被评定是可以在经济学或金融学方向最好的几个刊物有发表的可能,那基本就是明星毕业生。去竞争美国前十项目里的教职。如果不是最好刊物,但可以在二流偏上的刊物有望发表,也会得到大力支持,争取去前50的学校任教。再往下的话,支持力度就不太大了。我当时系里明确通知对我找学术界工作支持力度不大,当然自己导师持不同意见可以自己写推荐信,利用自己的资源,也没人拦着。可能只靠一篇论文决定潜力太武断了,这个不好说,我说了也不算,毕竟那么多教授都会给出判断。教授们也绝对不会针对我,说实话没那个必要。真的就是觉得发表潜力不大吧。

  

但我的毕业论文真的那么烂么?还真不是,我毕业第四年,也就是2015年,那篇论文几乎原封不动被发表在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上。我是单独作者。这个刊物可能会有网友来杠说不怎么样(好,你们很牛),但算二流偏上应该争议不大。结果讲话的话,如果我当时毕业的时候我的这篇论文可以得到更精确的评估的话,说不定我博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会全职加入学术界。而且我写那篇论文的时候也就二十五六岁,这个年龄就有发JBF的水平,说实话我自己都感觉我科研潜力还行。

  

但世上没有那么多“如果”。我分享这段经历也不在这件事儿上纠结。而是在毕业后每当自己感觉自己的能力被低估了的时候,会提醒自己,不一定都是自己的问题。要有耐心。当然,当自己感觉比较顺利的时候,或者小有成就的时候,我也同样提醒自己,自己的能力变化应该不大。只不过是有些其他我无法掌控的随机性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帮助了我而已。

  

2.“结果讲话”

  

我爸有一句口头禅,就是“结果讲话“。我的理解就是出来混,不要说太多过程和理由,尽量以结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当然在还没有结果的时候,如果雇主给你信任和耐心,自己也要珍惜。

  

毕业被定位的经历也让我明白,想做学术虽然全职在学校任教是最理想的,但如果由于任何原因没留在学校,如果真感兴趣也是可以业余或兼职自己做的,至少经济学这个大方向(也包括金融学)是可以的。

  

我其他帖子里分享过我博士毕业后以兼职的形式加入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金融学院,当时还直接被聘为副教授。主业在业界,去了BlackRock的投资策略组。虽然主业对学术发表没有要求,但我还是坚持着尝试着发表,也是希望不辜负这个副教授的头衔。

  

说实话,毕业头两年,没有任何发表,但学院也给了我充分的耐心。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虽然是业余,学术发表相对平稳在每年两篇SSCI这个频率,刊物质量也成上升趋势,也终于开始用结果讲话并被晋升为教授。最近几年甚至跨学科在一些影响因子较高的SCI刊物上也有所斩获。

  

以这个发表频率,也有其他高校对我产生过兴趣。但我都礼貌的没有进一步交流。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对外经贸金融学院当年给我提供了这个灵活度非常高的平台,我是很感激的。所以能留我会尽量留在这个平台。当然,如果有一天学院或学校不想留我了,这个另当别论。

  

3.没有尝试的机会别纠结

  

其实我的毕业论文在博士毕业两年前基本就写好了,后面都是做一些完善。当时写完了就放在学校给每个博士生都提供的官方网页上。但我猜点击量不大。

  

2010年暑假快开始的时候,我刚结婚不久正要去世界银行做个短期顾问,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CitadelSecurities人事部的人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在找首席经济师(ChiefEconomist)。部门负责人看到了我的论文(对,就是那篇后来发在JBF上但当时不咋被很多教授看好的论文),然后让他来问我感不感兴趣去趟纽约专门探讨一下这篇论文并聊聊当首席经济师的可能。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诈骗电话。

  

我当时第二反应是:他们应该搞错人了或者对我的身份有什么误解。

  

我特意问了一下我哪篇论文?人家还真说对了题目。我又确认说我不是斯坦福教授,只是个博士生。人家说对,就是找我。长话短说,最后真不是诈骗电话,虽然我后来一直到了纽约都还有点儿怀疑。

  

主要负责面试我的那位负责人也是位亚裔,是个很神奇的人物。后来有一段时间还做过美国国务院(StateDepartment)的首席经济学家。当然这是后话,我俩在DC的时候还偶尔碰头吃饭。他在国务院,我在国际货币基金。当然他的相对位置比我高多了。

  

面试那天,我问他咋点名要找我来聊呢?他说看了我的论文认为我是个人才。

  

他问我能不能马上毕业然后加入他们。我回复虽然毕业论文都写完了,但还是想在工作市场上试一试。但其实主要是由于不想刚结婚就异地。

  

他还提醒过我,我这篇论文后面我讲的一些东西操作好了可以用来挣好多钱,这也是他想在我上工作市场前就把我叫来的一个原因。因为其他人也能意识到。但在学术市场上他忠告我不要期待有特别好的结果。我问为啥,他说,因为他们不在乎这种价值。我当时没在意。

  

很自然,这事儿最后没成。我跟家里领导也没细说。只是说没谈拢人家就没要我(当然这个描述也绝对是事实)。我家领导是一位比较专注学术的人,说实话可能到现在对Citadel这个名字都没啥具体概念。

  

我2010年周岁27。我后来35岁的时候成为九大行之一的亚太非日本地区经济组话事人都感觉是相对年轻的了,偶尔想想27岁真当上CitadelSecurities的首席经济师的话,可能发展轨迹又不一样了。当然也很可能干不到两年就被辞退。

  

但我从来不为没有去而后悔。感觉过多去想自己可能错过了什么很不理智,因为不但耽误我充分体验眼前,而且为了一条自己没有选的路去后悔去惋惜根本没意义。没选就是至少当时自己认为有更合适的路可以选。

  

至于不是自己能选的,那就更不用后悔了。比如我就从来不为我没打NBA而后悔或纠结,因为压根儿没这选择。

  

毕业这十年,职业发展上经历了不少起伏。回头看看感觉读了博士挺好。没有这个博士学位,我不会有那些机会,也不会走到今天。当然了,可能没读博士发展的更好。但我读了。也希望在毕业后的第二个十年里在职业发展上我不但主业上能更进一步,在学术上也能在最顶级的学术刊物里发表论文。期望总是美好的,就算最后不能达成,但还有第三个,第四个,和好多个十年在等着我呢。所以也要好好锻炼身体,没有好身体很多好事儿都没机会。

  

最后呢,咱们来个首尾呼应,再上两张毕业那年和今年的照片。

  

  

  

这个问题我还真的考虑过,就在昨天还和@微调聊过。

  

起初是我请教大佬几个元学习的问题,把问题问的差不多之后,就自然而然的问了句毕业之后的打算。

  

这对于博士生来挺正常的,因为博士的主旋律基本上就是毕业和就业

  

我对自己是很有逼数的,确实是相对来说挺菜的一类,所以对于继续搞科研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如果运气很好的话,可能会往这条路上走。

  

但同时也得放一多半的心思在工业界上,甚至我都考虑我往咨询投行等方向上走。

  

话说回来,我是真没想到微调大佬对继续待在学术界持悲观的态度,把他的观点总结一下就是:

  

工业界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这个确实是现实,有教授赚的盆满钵满,收入简直无上限。但是绝大多数在美帝的教职一年就是个10多万,相比起难度还要低不少的工业界岗位,基本上一年顶你在大学干3,4年。

  

  

其实也不是不向往学术界,反而我起初也是怀着非常向往的态度去读的,但是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我称之为drift

  

也就是状态偏移以前的一套随着时间的流逝,博士生存量的不断增长,准入门槛逐渐上涨,科研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结果就是好好搞学术越来越难

  

你要经过一套激烈程度不亚于任何行业的竞争,同时还得保持稳定的学术成果产出,并且还得担任一定量的教学任务,才有机会拿到tenure-track,俗称铁饭碗

  

这种堪比996,007的时间持续不会很短。

  

  

以上,选择工业界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学术界也不是十分光荣的事情,每个人对decentlife的定义不同,所以无论什么选择都没什么错。

  

不要有压力,连菲尔兹奖得主都加入企业了,普通博士进企业算什么?

  

新闻来源

  

从新闻来看,应该是真的。LaurentLafforgue确实加入了华为法国公司。从LaurentLafforgue的个人简历来看,他在1984和1985年获得两枚IMO银牌。他1986年入读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在巴黎十一大学受GérardLaumon指导完成博士论文之后,继续做出击研究员。2000年担任发过高等科学研究所数学教授。2002年获得菲尔兹奖,表彰他对数论和代数几何的贡献。2003年,他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下面是他当年拿到FieldsMedal的评语。

  

"LaurentLafforguehasbeenawardedtheFieldsMedalforhisproofoftheLanglandscorrespondenceforthefulllineargroupsGLr(r≥1)overfunctionfieldsofpositivecharacteristic."师门发展

  

从师门发展来看,另一位菲尔兹奖得主Ngo,BaoChau跟他是师兄弟关系,两个人都是从事数学方面的科研工作。

  

虽然企业里面的人也经常说某某是大佬,某某是首席科学家。但是在FieldsMedal面前,恐怕还是要略逊一筹,毕竟对于所有数学家而言,每四年才有四个机会拿到Fields奖,这个和XX方向的顶会完全不是一个概念。FieldsMedal的获得者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但是绝对是数学领域中能够说得上话的人物,完全有能力主导一个大型研究方向。

  

虽然笔者对这位Fields奖得主的研究方向完全不懂,但是他被大型科技公司聘请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大型科技公司在进行研发的时候,时不时会遇到数学问题。后续遇到相关困难,直接提交给大佬或者大佬的小弟就好了,只要认真想总能够解决问题的。大佬的研究方向可能不一定能够直接应用到科技领域,但是大佬也有可能改变自身研究方向,同时对其他方向产生兴趣,能够促进科技的进步也说不定。退一步讲,这种大佬总有小弟,实在不行让一帮数学PHD想,总能够想出一个大概的思路和方案。

  

也有其他答案提到大佬的研究方向跟科技公司交集不大。其实我想说,只要人够聪明,并且愿意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对这些大佬或者大佬的小弟而言,真的难度不大。事实上有一大批数学方面的博士都能够成功在互联网从事机器学习的研发工作,数学博士能够学得懂,Fields大佬就真学不懂?大佬的小弟也学不懂?转行的知识,只是对一些人难而已,对IMO银牌,Fields奖级别的人而言,真没啥门槛,只是是否愿意学和研究而已。难道大佬还看不懂这本书?

  

之前在读书的时候,有一个老师讲了一个故事。当年老师还是博士生的时候,遇到一个外国人,问他为什么不去跟XXX教授(沃尔夫奖得主)攻读博士学位。外国人说:“我看不出来有什么题目是XXX教授做不出来,而我能够做出来的。”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挺合适,不知道有什么数学题目是Fields奖得主和小弟们做不出来,而其他普通人能够做出来的。例如,

  

连TerenceTao想搞都搞不定的数学问题,估计大多数普通人连想都不用去想了。普通人一旦做出来,马上晋升大佬行列。

  

Fields大佬加入高科技公司,也不是单枪匹马,总要有一个team加上各种的资源配置。虽然不确定大佬未来对公司有啥成绩,但是能够加入高科技公司,为公司招募更多的优秀人才,对双方都不是一件坏事。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