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落户上海
留学生上海落户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8321065021

当前位置:政策资讯 > 最新资讯 > 经费无端少了10万、评职称时疯狂「卡脖子」:高校对国产博士的歧视,也太严重了...

经费无端少了10万、评职称时疯狂「卡脖子」:高校对国产博士的歧视,也太严重了...

栏目:最新资讯 人气:0发表时间:2023-02-25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上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上海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师弟今年博士毕业,本以为不挑高校的话,谋个职位还是比较容易,然而在多次投递简历无果后才,师弟感受到现实的残酷。

  

师弟抱怨说同样是博士,仅仅因为自己是在国内拿的学位,就矮人一头:同一岗位,海归博士比国内博士更受青睐。

  

最后,师弟在某研究所谋得一个位置,但他准备瞅准机会,尽快弄个出国交流项目,怎么也得灌点洋墨水——就算不换地方,海外经历对未来发展也大有好处。

  

他感叹:「土博」混不开啊~~

  

政策中存在的不公平

  

其实,师弟碰到的状况并不新鲜。国内高校歧视国内博士由来已久,除了优先招聘国外博士,有的高校为了吸引海归博士还会特地采取降低论文门槛提高福利待遇给出更高职称等措施。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直接划档:同一职位,海归博士福利待遇更好。

  

比如西南某「双一流」高校的商贸学院,在今年4月6日更新的《2019-2022教师岗位招聘公告》中有一项「后备人才补充计划」,给出的海外博士/博士后的安家费比国内博士多五万元。除安家费不同,科研资助经费也不同,海外博士/博士后的人文学科经费比国内博士多五万元,自然学科则多了十万元。

  

  

图片来源:某高校官网

  

间接设限:招聘要求,「具有3年以上海外科研经历」的博士优先。

  

中部某知名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的教师招聘公告中说,该学院未来三年计划引进50名海内外优秀青年教师,对于优秀人才可以有正式编制。在「招聘条件」的最后写着「具有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者优先」。

  

  

图片来源:某高校官网

  

还有的单位,在招聘中就更直接了,基本把海外经历和人才划上等号。中科院某中部院所,早在十年前的人才引进计划中,就已经处处要求「海外科研工作经历」,而且海外经历的年限跟人才级别挂钩。

  

  

图片来源:中科院某研究所官网

  

晋升加成:升职、评定职称需要海外经历

  

招聘中对海外学历/经历高看一眼,在评职称时,有海外经历也先人一步。

  

中部某高校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资格的规定中,明确要求申报教授职务,必须有连续6个月以上国(境)外教育或科研经历。显然,如果博士学位是国(境)外读的,会自动满足这一条。

  

  

图片来源:某高校官网

  

相比之下,西南某高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则更人性化,仅对40周岁以下想评教授的教师才要求连续6个月以上国(境)外取得学位、学习、进修、合作研究等经历。

  

  

图片来源:某高校官网

  

除了硬条件之外,在晋职称时,海外经历还有额外的好处。比如中部某高校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的规定中,对于外语水平,「在境外取得学位或有一年以上国际交流合作经历」的申报者可以免试。

  

  

图片来源:某高校官网

  

高校对待博士有所分别,地方政府也有样学样。

  

在国内以善待人才闻名的深圳,也未能「免俗」。《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2016年)》中明确规定,在境外世界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来深圳工作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人员就可直接评定为C类人才,也就是俗称的「孔雀C」;而国内博士则需要以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发表JCR一区论文3篇才能评为C类人才;如果「曲线救国」,国内读完再出去做博后的话,发论文的标准就大大降低了……看来,甭管是不是镀金,洋墨水还是管用的。

  

  

图片来源:深圳市官网

  

「洋博士」真的更好?

  

对于国内高校和政府对中国博士另眼相待的做法,网上几乎都是一边倒的批评。这件事想来也有几分黑色幽默:咱们的高校一边喊着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一边却连自己培养出来的博士都看不上,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么?

  

不过,现实既然如此,咱们还是有必要想想现象背后的原因。

  

博士培养,本来就是舶来品,在高教界和公众心目中,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一目标基本没变过,所以大家多少都有点「崇洋媚外」的心理惯性。

  

往根儿上说,如今「洋博好于土博」的鄙视链,跟我国近百年的留学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改开以后,留学生的数量快速增长,许多留学回国的博士都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张朝阳回国后创办搜狐,完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启蒙;姚期智回国后在清华创立「姚班」,为中国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其他专业领域里归国博士们的贡献也很大,而且政府还经常轩窗,营造出海归博士的光环。

  

此外,高教界的各类学科评估、学科点申报、科研项目,经常对有海外经历的博士存在比例要求,高校也不得不在招聘和引进人才的条件中尽可能多地要求应聘者具有海外学习或科研经历。

  

在历史和政策之外,不可否认,海归博士在某些方面大概率地比国内博士稍具优势:

  

(1)海归博士在国外可以接触到国内接触不到的东西,在科研上可能得到更好的训练,更容易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2)目前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期刊都是国际期刊,国外牛导在期刊评价体系中更具有话语权,能在论文发表时给予实质性的帮助;

  

(3)国外学术要求更严,导师更看重名声,不是高水平论文不让发,而国内的某些风气导致一味追求论文数量,有时忽略了真正的科研。

  

当然,以上这些优势只是大面上的,相对的,并不是所有留学回国的博士都有。抛开「海外经历」这个光环,海归博士和「土博」的差别可能并不大。

  

早在十年前的2010年,《中国高教研究》就刊发论文,根据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分析毕业博士生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职业发展情况后得出结论:海归博士在专利获得数量和索引论文发表数量上并没有比本土博士多,而海归博士首次获得科研成果的年龄甚至超过了本土博士。

  

十多年过去,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突飞猛进,恐怕「土博」更胜一筹。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正如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所言::

  

「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之间的差异不是出身造成的,关键是看这个人的视野和定力,看他有没有创新意识。」

  

学术圈不应有任何的「出身决定论」!

  

最终还是科研成果的比拼

  

虽然在招聘时,海归博士比国内博士更受青睐,招聘门槛也更低,但入职后,还是以科研成果、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来评定一个学者的学术成就。

  

很多海归博士在国外时也许学术成果丰硕,然而回国后却几乎没什么科研上的进展,不知是学术能力的问题,还是适应能力的问题。

  

2009年,浙江大学一位归国博士跳楼自杀身亡。他留下的遗书中暴露出国内高校人才引进中的很多问题,也反映出海归博士进入中国学术圈后的水土不服。

  

  

图片来源:人民网

  

有时学术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没问题,是态度的问题。笔者一位师弟,读硕士时隔壁实验室有个女同学,因为她导师和国外合作者的关系比较好,所以她硕士毕业后直接赴美读博。博士期间研究很出色,成果也非常抢眼,发表多篇好论文。因为论文发表得好,推荐信给力,没读博后就顺利入职国内某高校,福利待遇远超一起入职的国内博士。

  

然而,它非但没有像大多数人期望的那样做出像样的成果,反而连续几年处于几乎零成果的状态。高校对她有考核,已经连续两年不合格,如果第三年还是不合格就要降级,从副教授变成讲师,实在不行就转岗。但她倒是对考评不合格后的降级、转岗不在乎——实在不行就出去重新再做博后,重新选个职位。

  

与之对照的,很多本土培养的博士可就争气太多!

  

2018年初诞生在上海中科院神经所的两只克隆猴吸引了全球学术界的目光,发表在Cell的此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对非人灵长类的研究从「国际并行」变成了「国际领先」。

  

  

图片来源:Cell封面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完成这项壮举的孙强是从未喝过洋墨水的本土人才,科研成果发表后,却只能被破格提拔为研究员。而作为人才引进的「海归」却早已是研究员了。

  

中国的科研条件不比国外差,人才更不比国外差,是时候调整人才政策了!

  

幸运的是,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视真正做出科研成果的国内博士了。

  

2020年,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显示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李晟曼担任该学院的副教授,其官方简历显示李晟曼并没有海外经历,但凭借在NatureMaterials、NatureNanotechnology等核心期刊发表的多篇SCI论文直接拿了副教授。

  

还有南方医科大学的教授李琳、南京农业大学的教授李珊等,国内博士毕业就直接被聘为教授。本土博士的累累硕果丝毫不输海归博士,取得高校教职也当之无愧!

  

必须承认,国内的科研水平短期内无法全面超越国外,在内卷加剧的大环境下,国内高校对于本土博士的「歧视」可能短时间无法改变。与其一味抱怨,不如努力做出更多科研成果,为本土博士争口气。

  

既然改变不了环境,那就先改变自己。自己做好了,环境也总会变好的。

  

编辑:Lnysay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投稿: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