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落户上海
留学生上海落户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8321065021

当前位置:政策资讯 > 最新资讯 > 汇丰:在政策与实践层面发力 推动大湾区建设人才高地

汇丰:在政策与实践层面发力 推动大湾区建设人才高地

栏目:最新资讯 人气:0发表时间:2023-05-30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上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上海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来源:钥城网

  

汇丰银行近日公布,通过“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下聘请的首批雇员已正式入职。未来18个月,他们会常驻广州和深圳,在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以及工商金融业务部门工作。

  

  

这一计划由香港特区政府于1月正式推出,将资助共2,000个职位,鼓励在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均有业务的企业聘请、派驻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

  

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交流。然而,对汇丰而言,这只是其参与内地与香港人才交流的举措之一,更为周全的人才培养与交流计划早已启动。

  

常驻广州的汇丰粤港澳大湾区业务部总经理陈庆耀对新加入的员工表示欢迎,他表示:“大湾区经济的融合发展为香港乃至全球的青年人才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希望通过推动区内的人才流动,在帮助香港青年拓宽视野的同时,增进粤港两地人才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更好地服务大湾区客户不断增长的跨境金融需求做好准备。”

  

推动大湾区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大湾区建设虽然对人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在全球来看,仍处弱势地位,即使在内地,也没有明显优势。根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发布的2020年《全球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深圳、广州作为大湾区的主要核心城市排名分别为78和97位,落后于上海(32位)、北京(35位)、杭州(67位)、南京(75位)。

  

从全球来看,以人口受教育水平这一点来看,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常住人口的17.5%,而旧金山本科及以上的劳动力占全体劳动力的比重达到46%,纽约湾区达到42%,均远高于美国28%的平均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除了受教育程度、竞争力的差距,大湾区内人才对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吸纳与输出的贡献支持相对不足。从2019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看,广东(26.08件)远远落后于北京(132件)和上海(53.5件),也落后于江苏(30.2件)和浙江(28件)。

  

毫不夸张地说,人才已成为大湾区建设成败的关键。原因是多重的,最主要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处转型阶段,人口增长的红利正逐渐减少,而与之相伴而来的是老龄化加重,大湾区同样难以避免这个整体趋势。人口红利不继,传统的发展模式亟待转型。因此,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是摆在大湾区面前一项重要工作。大湾区如何提升其对人才吸引力,如何引入进而留存,如何培育进而使用,是人才长链问题上的具体环节。这每一环都不可断裂,这也是未来建设世界级湾区成功的关键元素。

  

呼吁人才政策的顶层设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人才之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义,可想而知。

  

科创当然包含工业技术方面的科研创新,也包含金融创新,包括数字化时代应用创新。这一切,从技术的研发,到应用落地,甚至商业模式的创新,都离不开人才这一关键元素。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这是湾区发展动力的一次深刻转型。纵观世界著名湾区发展历程,无论是东京湾区,还是旧金山湾区的发展,都是依靠着人才驱动,从而不断取得成果的。

  

承担着使命的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国际一流湾区,以及珠三角要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梦想正日益清晰,这一切,都离不开各类型人才的涌现。

  

因此,香港澳门与湾区其他城市,势必要加大人才交流的频率,深化人才合作的层次。只有促进两地人才的交流与培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育体系,激活人才资源潜力,湾区才能夯实发展后劲。

  

如何支持人才制度创新,汇丰也有动议。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时任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提出,以征信记录跨境使用为突破口,推动大湾区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建议三地通过政策协调,允许港澳创业者以其在原住地的征信记录向内地金融机构申请金融服务,实现大湾区范围内征信记录互通,满足港澳初创人员在内地创业和生活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同时,王冬胜提出,要推进区内从业资格互认,促进人才双向流动,推动三地财富管理等金融从业者的资格互认,便利金融从业者双向流动;建议进一步落实大湾区左边法律右边从业人员的资格互认,为专业人士拓展发展空间。

  

不仅是金融科创领域对人才极度渴求,体制内同样需要新鲜血液与观念的涌入。日前媒体报道,广东省正式启动2021年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共拿出9464个事业单位岗位向港澳青年同步开放。这也意味着内地事业单位引入港澳人才正式进入实操阶段。

  

为了便于官方与民间两个层面的人才引进,打造“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大湾区有必要深化改革,加快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为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居住和生活创造更多便利。而一些极具人才培养优势的企业,也理应担当起重责,对人才的交流与培养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对此,汇丰责无旁贷。

  

构建多元化人才队伍结构

  

汇丰银行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银行,正与区内其它企业和机构一起,积极推动大湾区人才流动,并凭借在粤港澳三地的服务资源和跨境专长,为大湾区人才的长远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汇丰粤港澳大湾区业务部总经理陈庆耀表示,未来大湾区对国际化银行服务及人才的需求将有增无减,汇丰作为大湾区最大的国际银行,致力担当“超级联系人”的角色,联通大湾区与国际市场,助力大湾区金融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因此,汇丰银行在香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计划启动伊始就表示将积极支持参与。

  

香港澳门人才到大湾区扎根,难免带来三地人才观念的交流与碰撞,在促进观念水准的同时,也一定会碰撞出新的火花。从人文的角度来看,将有利于两地青年的相互理解;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势必会进一步提升双方对创新与科技的认知,凝聚起最为多数的共识。这对两地青年来说,是极具现实价值的,同时避免了双方在文化心理上的割裂。

  

汇丰为此作了细致而充满韧性的工作。2020年12月14日,汇丰宣布推出“汇丰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奖学金”,鼓励香港本地大学的本科生探索日后在大湾区的发展,未来三年,汇丰将资助最多100名学生,奖学金总额达800万港元。此举旨在鼓励香港大学生探索在大湾区的发展机遇,通过推动区内人才流动,促进大湾区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汇丰实行有针对性的商业文化熏陶与价值观传递,从中挖掘商业领域的可塑之才。从2008年起,汇丰银行在香港启动汇丰商业案例大赛。2015年起,该大赛延申至内地高校。去年受疫情影响,汇丰商业案例大赛从线下搬到线上,以“云赛”的形式为内地20所高校提供探讨真实商业问题的有效机会。2021年,这一商业案例大赛中国区赛事全面升级,参赛队伍扩大到32支,邀请到了内地一流高校,100余名商学院本科学生参与比赛。讨论的案例从“医疗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到“星巴克瑞幸竞争分析”,涉及这个时代最为现实的问题。

  

2021年,汇丰与爱德基金会合作启动了“京珠汇能计划”,为珠三角地区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策略指导与赋能行动,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国家重点战略项目的建设之中。该计划将面向中山大学、广东财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十所珠三角高等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一系列就业创业指导与技能提升的培训活动。

  

除了资助人才成长,汇丰还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去年3月9日,汇丰银行宣布,汇丰首家全球培训中心落户中国,总投资额将超过1.5亿美元。作为汇丰集团在全球规模最大的培训基地,根据初步规划,将在2024年投入使用,届时每年能为大约名汇丰亚太区员工及全球高级管理层提供培训。于外资银行中率先在内地设立面向全球的培训中心,支持金融人才储备,彰显了汇丰全面、深入地参与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决心。

  

尤其重要的是,在为银行培养人才之余,汇丰还将致力将南沙培训中心发展成为大湾区金融业的知识枢纽,为粤港澳三地金融人才日趋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带来助力。

  

由此不难看出,汇丰在对大湾区人才战略的推动过程中,不仅关注三地人才视野与观念的融合,也切实支持他们在大湾区当中挖掘成长机遇;不仅从政策层面给予呼吁,也在现实层面给予指导,促进人才更好的融入大湾区、改善城市人才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力。

  

举报/反馈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