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落户上海
留学生上海落户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8321065021

当前位置:政策资讯 > 最新资讯 > 高学历圈层相亲怪现状:能考上10次985,却找不到1个对象?

高学历圈层相亲怪现状:能考上10次985,却找不到1个对象?

栏目:最新资讯 人气:0发表时间:2023-06-06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上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上海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前段时间,左边公众号右边上发文“博士和博士谈恋爱,会注重什么呢?”:两个博士相亲,男博士私下查了女博士的信息后,男博士说他不配。博士还不配博士,为什么?

  

男博士经师兄介绍认识一个师姐,回来后私下搜索师姐的论文。有4篇SCI,两篇是第一作者,两篇是导师为第一作者,还获得国家奖学金。了解SCI的人都知道,这份成绩太优秀。怪不得男博士说他不配,自愧不如。

  

  

博士看博士,竟然先查对方的论文,这不是个别人,之前网上也有类似的例子,这不是偶然,见面后最想了解的信息,就是表明在他们心里最看重的是什么?

  

那么本科,硕士,博士这三个学历层次,在约会后首先会看对方的什么呢?

  

  

本科和本科谈恋爱,一般会想了解对方的哪些信息?

  

在本科心里,想了解对方毕业学校,是不是211,985。想了解对方的专业,是不是经济金融,还是土建桥梁。还想了解对方的职业单元,是国企还是公务员,是互联网还是金融业。这几个是第一反应想了解的信息。

  

  

这是他们比较看重的,学校,专业和工作。因为这个关系他们的前景有关。好学校,容易就业,容易获得好工作。好工作,待遇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硕士和硕士谈恋爱,一般会想先了解对方的什么信息么?

  

硕士则首先会想了解对方导师是谁?什么级别?导师的资源对硕士生有一定的影响,跟着大牌导师,读博的机会较大,就业的资源也较多,在学校里做课题的也比较多,同门师兄弟姐妹的队伍越强大。潜在的人力资源多。

  

  

读硕士是做学术的入门,是导师负责制,师承哪个导师,以后发展方向也就基本定了。跟古代拜师类似,一届一届的学生,按入学年份分辈分,无形中形成一个圈子。

  

硕士的出路可继续读博,也可出来工作,就业面比较广,就业压力没有本科大。所以他们主要看发展潜力,以后的潜在资源有哪些等。所以跟本科生关注点不同。

  

博士和博士谈恋爱,会注重什么呢?

  

博士最重要的是科研能力,最大的压力是如何毕业,也就是论文,读几年博士就是为了发论文,在博士心中发SCI,和毕业论文是最重要的,能发是SCI越多,越容易毕业,以后科研发展就越好。有没有SCI这是两个档次。所以博士见博士,论文是他们最看重的。

  

  

  

985毕业生相亲只挑985

  

近期,“985毕业生相亲只挑985”频上热搜,引起不少争议。

  

有人讽刺他们用985学历架起了一道生殖隔离;有人猜测他们是担心自己阶层掉落;有人调侃“没上过985高端相亲平台,你不懂凡尔赛文学的痛”;也有人坦言其实不管是求职还是相亲,都有一条鄙视链:985看不上211,211看不上普通一本,普通一本看不上二本……

  

  

北京东二环外的一座大厦里,一个叫“单身公社”的活动空间总在夜幕降临时热闹起来。暖黄色的灯光下,摆放着沙发、茶几、书架、吉他。下午6点半后,单身男女从城市各个角落下班赶来,脱下外套,和自己在相亲软件上认识的异性约见。不到一个小时,这个3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已经坐了几十个人。

  

每周,都会有一场“高知伊甸园”主题相亲会在这里举办。主办方“快恋网”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活动把高学历男女聚集起来,入场条件是交纳1500元-3900元不等的会费。

  

定位高学历圈层的相亲局早就存在。2013年,立足北大校友圈的婚恋平台“相遇未名”成立。2015年,“陌上花开”又诞生在清华园,如今称自己为“985圈子都在用的相亲平台”。

  

10月31日,在自媒体“不合时宜”的一期播客里,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和“陌上花开”的创始人月亮辩论了起来。沈奕斐认为,985高校的教育背景和爱情毫无关系,以此作为标签,是一种对其他学校的歧视。而月亮则辩解说,这只是平台的差异化定位而已。

  

  

节目中,沈奕斐问:“作为局内人,我们真的有必要把自己的世界框小吗?”

  

  

局内人

  

“我觉得很多人酸,因为他自己不是这个圈子的,其实不管是985,还是211、本科、专科毕业,只要相亲,这些条件都是存在的。难道985就一定要爱情至上,不能提这些要求吗?清华大学毕业的90后姑娘贾昕说。

  

她是“陌生花开”的一个兼职编辑,在某部委直属的事业单位工作,爱好是打扫卫生和爬山。2017年,她就是在这个平台上通过“挂牌”找到了现在的丈夫——大她一岁的清华校友。

  

“挂牌”是相亲平台对发文自我推介的一种说法。有网友觉得,这个词“是赤裸裸的物化”。贾昕不理解,“大家为什么要这么玻璃心呢?”

  

“陌上花开”左边公众号右边简介上,写着“真实、优质、高效”。创始人月亮在播客中说,平台的成功率高达30%,能够帮助大家做“对的事”。

  

贾昕的成功经历似乎验证了这个逻辑。2017年春天,贾昕即将从清华硕士毕业,敲定了毕业论文、找到了满意工作之后,她觉得要把谈恋爱这件事“提上议事日程”。在此之前,她一直忙着“更重要的事”,没谈恋爱。暗恋的体验要追溯到初中,当时以学业为重,“没有主动去扼杀”,小火苗自然消失了。高考时,她从贵州一个县城考入清华大学,在清华度过了6年时光。

  

贾昕说起话来不拖泥带水,眼睛会直直地看着对方,语速很快。“我整体来说是比较务实的人,不是很感性。”和一些追求浪漫的女孩不同,她之前对恋爱没有特别的幻想,理由是“不会觉得这个事情很迫切”。

  

但到了“对的时间”,借由名校相亲机构,贾昕很快获得了一段和学业一样顺遂的恋爱。

  

2017年5月,贾昕“挂牌”后,收到了50多个应征者的简历。经过筛选,她认识了现在的先生。两人年龄相当,对方清华博士毕业,在能源行业工作。“我们都是从县城考上清华的,背景底色是一样的,更有话题,能聊得来。”没有经历大的波澜,两人在2019年顺利结婚。

  

沈奕斐在复旦大学开设一门“社会学爱情思维课”,她说,一些年轻人不是不追求爱情,而是不相信爱情的存在。贾昕结婚一年了,也撮合了多对情侣,甚至见证几对走入婚姻,“但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爱情,你要说什么是爱情,我也不知道什么是。”

  

  

文学作品里的爱情很美好,“但为什么会发生在你身上?为什么你就一定能遇到这种东西?”贾昕问。

  

“陌生花开”左边公众号右边里“挂牌”相亲的嘉宾,有着极为相似的履历和标签:名校学历、在互联网或金融行业工作、高薪、热爱旅游。贾昕修改他们的文案时,不满这种千篇一律,觉得“这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她想凸显每个人的特点,但很难。“这些人都是一路比较乖的孩子,他们的人生路径都是很一致的,非常符合主流的标准。”但她认同其中的合理性,“哪怕是下面留言酸的人,我觉得他也想过这样的生活。”

  

贾昕大二时,赶上清华百年校庆,学校搞了一个时光胶囊的活动,让大家写10年后的自己。她当时写下:希望写出有影响力的报道。10年过去了,贾昕和丈夫忙着各自的工作,回家看看综艺,日子平淡而稳定,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她没有什么失落,“人生阶段不同了,想法会自然改变”。

  

但是,是什么时候决定和丈夫结婚的呢?贾昕想不到那样一个瞬间。“你想,就到了年龄之后,两个人条件又很匹配。所以你刚才问我是不是爱情,我还真的不知道这个是不是。”

  

  

连锁反应

  

“相遇未名”的红娘见过不少有“名校情结”的人,名校代表着“优秀”“智商”“潜力”,和说不清的光荣。这种情结始于他们大学前的教育,在大学毕业后,仍然对他们施加着影响。

  

  

在北师大读书的崔楠楠回想起,她曾暗恋一个男生很久,只是因为他学习好,在学校光荣榜上见过照片,但从未见真人。刚进入北师大时,看到知乎中有人说“北师大的女生很容易找到清北的男朋友”,她挺高兴。

  

“相遇未名”的情感咨询师林海艳总结,80%以上的客户很在乎对方学校,其中以女性尤甚。有的女生说,“可以长得不好看,但一定要是好学校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崇拜他。”

  

有一个女孩一直有名校梦,她向林海艳描述自己的心理:“不是北大的,哪怕是人大都行,人不好,性格不好我也忍了。因为他优秀、学校好,他的学校是我向往的。”也有向往北大的男孩告诉林海艳,想找个北大的女孩,“就觉得圆梦了”。

  

“唯名校论”有时也会带来风险。一个1985年出生的女生交往了一个本硕博都是北大数学系的同事。她有房有车,经济条件比对方好。两人的相处并不愉快,对方总打击她,说她不如他北大的前女友温柔、聪明,甚至说,“你想跟我结婚就是为了要骗我精子。”

  

女生最终决定分手,但她看到林海艳推荐的其他相亲对象,又说,“我发现这些学校都很一般啊。”“她潜意识里还是喜欢名校生。”林海艳说。

  

“相遇未名”的服务顾问乔乔觉得,这种潜意识来自过去的成长经历。

  

她接触到一类客户,自己出身于不错的学校,但已经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了,想通过更优秀的另一半,比如找到清华北大的对象,来让父母满意。

  

一个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女孩来到办公室时,乔乔觉得她皮肤白皙,个子高高的,很是漂亮,说起话来也阳光开朗。谈话时,乔乔让她说自己的优点,她想了半天,却一个都说不出来,哭了。女孩出生于高知家庭,父母很少赞美她。她说,父母已经放弃了自己,因为她已经定型了,他们就希望她找一个优质的、能达得到她所没有达到的目标的人。

  

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阶梯,“只是被逼着上路而已。”乔乔说。

  

在各个相亲平台,清华毕业的刘韬遇到多个女生明确告诉他,“我应征就是因为你是清华的,我有这方面的情结。”在交友App“她说”上,有女生自称因为“智商控”而加他好友。刘韬却觉得,清华毕业的智商就高,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

  

他想到自己在美国读博时交往的美国女朋友。她非常聪明,从小自学电脑技术,2012年,已经是IT公司的全栈开发人。她还可以破解各种各样的系统,算半个黑客。这个女孩没有上过大学。

  

到美国时入学第一天,旁边的中国同学一听他是清华的,立刻问,“你本科是不是清华的?”他理直气壮地跟他说“是”,但心里为这种歧视忿忿不平。“这其实是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因为中国把‘上好大学、有好出路’的印象搞得太根深蒂固了,所以才会引发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在这种思维影响下,刘韬曾劝说前女友,“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还是去补个学位”。两人因为此事大吵一架,“事实证明,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过得很好,她的观点是对的,学历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在“陌上花开”,刘韬对一个慕“清华”而来应征的女孩说,“有很多比我优秀的男生来自普通的大学。我能理解你的执念,但相信我,作为一个比你大了快10岁的过来人,将来,你会认识到,评价一个人应该用更多维的方式。”

  

  

爱的教育

  

身处名校相亲机构,情感咨询师林海艳并非名校出身,她觉得自己或许没有资格批评“985相亲局”。但是,她总觉得它哪里不对劲。

  

沈奕斐在10月31日的播客中说:985的身份对感情是如此重要吗?它意味着一定有共同语言吗?如果说共同语言,其实学科之间的差异,远大于985高校和其他学校的差异。所以,当这个标签和爱情无关,甚至相悖的时候,她觉得这就是歧视。

  

  

贾昕持有更务实的想法,她觉得,“真爱其实来源于你们条件的匹配”。物质生活的要求和爱情并非不可兼得。“大家对985相亲局有一种妖魔化,好像985相亲局里就没有爱情。”“陌上花开”的编辑“王妈妈”也说,“谈学历其实挺理想主义的,它不和房子之类的完全挂钩,这里也能产生美妙恋情。”

  

谈起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茫然。“相遇未名”的红娘,也会承担很多亲密关系咨询的工作,创始人阳君说,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从某种程度来看,爱的教育有所缺失。

  

做了多年的情感心理咨询,林海艳觉得有时候教育压制了人的情感,她见过一个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到了30多岁,还从没喜欢过别人,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心动。“其实人类都是追求爱、希望被爱的,爱像一个源泉一样,只是有些人认为没人能给予这份爱,失望了。”

  

“王妈妈”说,她从小就喜欢撮合别人。她所在的中学不会强硬禁止学生谈恋爱,前提是不耽误学习。她甚至组织过班会,“非诚勿扰”的形式。理科班男生不擅长表达,她还帮男同学写过情书。来到清华读大学之后,她才发现身边有的同学在恋爱方面如此幼稚。

  

林海艳的女儿现在读初中了,她会主动问女儿,“有喜欢你的男生吗?你遇到喜欢的人,要如何去看待。”她说,情感这个东西是压制不住的,而且是美好的。

  

乔乔觉得,爱情往往是特定的时候一瞬间的感觉,就像烟花一样,转瞬即逝。这一瞬间的爆发,能在平静的生活里点燃你。

  

刘韬今年37岁了,他觉得和清华的老同学相比,自己算是一个“失败者”。大约10年前,他在清华一理工院系读完本硕后,来到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由于和导师观念不合,始终难以做出成果。在美独自生活10年的他单身,还没拿到博士学位。

  

而他的同学,多进入金融行业,有人成为银行行长或者基金公司的创始人,开的是劳斯莱斯、玛莎拉蒂。但刘韬觉得,这是“世俗的日复一日的循环”。他不后悔没有选择走一条更稳妥的路:读好大学,找到赚钱的好工作,找一个合适对象结婚,生孩子,养二孩。但校友贾昕说,“我觉得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在“陌上花开”,刘韬特立独行,在“挂牌”文案里交代了“不光彩”的一面。“目前身外之物算是一无所有”“爸爸查出癌症中晚期”。他还搞了一个小小的恶作剧,看到很多女生对男生身高有硬性要求,他故意把183厘米的身高写成了175厘米,“我想找一个不在乎这些的女生”。

  

  

高学历相亲众生相

  

一条曾经发起过一场“高学历相亲”的调查征集,收到50位高学历相亲者的经历故事,分别来自清华、北大、哥大、早稻田……

  

组织者邀请其中10位进行视频采访,表达他们的实际处境与想法。

  

其中有几位高材生甚至自嘲:“再难的考试好歹有标准答案,找对象却有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多考10次试,就能找到灵魂伴侣,那就简单了。”

  

下面聊聊“985相亲”的现象与利弊,也为在追求婚恋关系中的年轻人,提供一些爱情思维的参考。

  

  

考上清华时,91年出生的云南女孩乐乐还是一个母胎单身。

  

18岁时,她高考626分,云南省文科第六,开玩笑似的帮了她在清北之间做选择的,是“清华大学男生多,脱单率高”的想法。“进入大学前,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是要谈3-4个,后来发现简直是痴人说梦,毕业的时候还是单身。”

  

当时,好友给她在人人网上建立了一个相亲站,摆上乐乐的美照,介绍语中暗示她“学霸控兼颜控”。一个男生给她投稿,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努力的人,附上了十几张工作页的截图,而证明他爱运动的,是一张上半身全裸的健身照。

  

乐乐心里暗自失落,自己熬着不早恋,并不是为了找个“怪咖”作为初恋。

  

  

像乐乐这样出身名校的相亲者并不在少数,985相亲平台陌上花开为他们数据库里的4万多名相亲者总结画像:

  

1.年龄26-32岁;

  

2.年收入在20w-100w;

  

3.定居在北上广深以及江浙地区;

  

4.主要来自金融、高校、医院、互联网四大行业。

  

其中,清北博士的相亲需求会显著高于其他985以及海外高校。

  

受访者反映,作为学霸,自己从小或因为父母的督促、或因为自觉,往往规避早恋,即使有人主动找上门,也会残忍拒绝。他们中的多数人,将青春时期对恋爱的美好幻想留到了大学毕业后,安在相亲对象身上。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DD的择偶标准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DD,给出了一条清晰的相亲鄙视链:“其实无论是求职还是相亲,都存在这个情况——985看不上211,211看不上普通一本,普通一本看不上二本。”

  

她进一步解释,就像招聘的面试官看简历一样,本科学历重要程度超过硕士,因为高考看的是一个人12年的教育,考研则是看半年甚至3个月的努力。甚至海归都要看是水校还是牛校,美国的常左边青藤右边联盟和英国的牛津、剑桥里出来的,是人中龙凤。

  

  

毕业于时尚院校的蔗蔗的择偶标准

  

93年的蔗蔗毕业于意大利的时尚院校IstitutoMarangoni,目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在职班就读。她说,时尚院校的同学一般不进行相亲的操作,曾是兼职模特、身高182cm的她,却是个例外。

  

“我经历了10次以上父母介绍的相亲。”

  

蔗蔗详细描述了父母给她安排的相亲场景:豪华的餐厅、隆重的氛围,一个介绍人两边坐着两个家庭,男孩子通常是海归的硕士或博士,父母们通过介绍人迅速了解双方的背景,往往是两边的家长谈笑风生,她却跟相亲对象几乎说不上几句话。

  

蔗蔗遇到的学历最高的相亲对象是一个剑桥大学的本硕连读生,当时两个人没聊几句话,她觉得在这种相亲环境下,对方显得“有点呆,不够有趣”,现在回忆起来还有点后悔,毕竟男生硬性条件的确好。

  

  

蔗蔗说,父母提早给她相亲,也是出于对她“三高——身高、学历高、工作好”的担忧

  

大学毕业前不准恋爱,毕业后问:你怎么还不生娃?——这是许多高学历相亲者普遍面临的来自家长的灵魂拷问。

  

如果父母本身的学历比较高,这种焦虑感会更深,有一位受访者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她就曾被父母暗示“快点找一个学历高、靠谱的对象”;同时,另一位受访者表示,当对方的家长知道她是清华毕业时,立刻表示非常满意,背后既有对她优良基因的肯定,又有对她未来主动挑起教育孩子重担的期许。

  

  

大左边宁宁右边的择偶标准

  

在高学历相亲圈里,还有一类女神级别的人物,被称作“弄错了性别的霸道总裁”。

  

86年的大左边宁宁右边年收入约100万,在北京的一家外企做并购交易咨询。她在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分别读了本科和硕士。常年健身,无论是外貌还是人生规划都堪称完美,在大左边宁宁右边的线上相亲帖下,好几个用户留言:“如果她是个男孩子就好了。”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生Bang的择偶标准

  

在同一个相亲圈的两端,男性和女性面临不同的困境

  

根据上述的数据库,参与活动的多个高学历相亲者中,男女比例3:7。

  

与女性的焦急相较,处于同一个圈子里的男性明显淡定很多,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现在上海做大宗商品研究员的Bang说:“相比于我去找相亲,更多是相亲过来找我。”

  

今年26岁的Bang与前一任女友刚刚分手5个月,在这段短暂的单身生涯里,父母、朋友陆续给他介绍了5个女孩,“都说我学历、家庭、性格都不错,适合当结婚对象。”

  

  

Bang自己却认为单身时光挺好的,每当有了点认真的念头,身边已经结婚的男同事就劝他:“你再晚一两年,等工作更稳定了,你再找个00后或者10后,不香吗?”

  

他坦言,这个圈子的大多数男生都十分认可这种选择更年轻、更美貌、学历范围不限的择偶标准。“大城市的婚恋市场对于男生的经济要求更高,买不了房就不能在这里扎根。”优胜劣汰后“存活”下来的男性,会更吃香、有更多选择。尤其是像Bang这样的留学生,一方面条件优秀,一方面性情懂撩,是相亲市场里的抢手货。

  

  

浙江工商大学毕业生Anna的择偶标准

  

“他们实在太不主动了,导致我们这样在北上广深发展的女性必须在25岁之前主动发力,以求得30岁前能进入婚姻。”89年的Anna对圈中男性待价而沽的心态表示不满,她说很少有女生能在年轻的时候就做好“不婚不育”的打算,多数人都害怕错过生育黄金期而急于进入相亲大队。

  

相亲了4次,Anna总结:以上海为例,高学历相亲圈相当于7个女性在竞争3个男性。“男生人数不够,希望25岁左右的高学历男性可以积极参与相亲,这也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呀。”

  

被父母安排了好多次相亲都没成功的蔗蔗也表示,在相亲对象的朋友圈里发现,他们最终都找了学历不如他们本人的女孩,“男高女低”传统价值观有一定影响。

  

  

早稻田大学毕业生赵岳巍的择偶标准

  

26岁的赵岳巍今年刚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作为一个母胎单身,他替高学历却性格老实的男生发了个声:身边的女生都喜欢“有情趣”的男生,对物质和精神都有高要求,所以不能怪20几岁的男生选择奋斗多过相亲。“一个高学历圈女性在25岁时对男性对象物质和精神的要求,男性往往在30岁时才能达到。”

  

赵岳巍坦言自己在留学生里的竞争力不够,这是他单身的原因之一。“留学圈里,甚至有人用凡尔赛的方式追求女生,很多女生觉得这是她们想要的精神生活,但我认为这样的追求是很脆弱的。”

  

  

同是高学历人群,女性择偶要求会比男性的具体很多

  

经历了高知女性在其生活情调上的贬损,赵岳巍留学时的一位男性好友找了个中专毕业的女朋友,因为对方愿意安静地听他说话。赵岳巍则拒绝了父母为其相亲,继续保持单身状态。

  

处于同一个高学历相亲圈的两端,男性和女性各自面临着不同的困境,可能也对对方存在理解的偏差:女性觉得男性坐等升值,在众多候选人里挑挑拣拣;男性觉得女性错把要求当需求,以“凡尔赛”为荣。

  

  

清华毕业生月亮(左)和乐乐(右),一起创建了985相亲平台

  

“985婚配985”,他们有这些理由

  

为了给自己找对象,从清华毕业的单身闺蜜月亮和乐乐,在2015年创办了一个985相亲平台——陌上花开HIMMR。肥水不流外人田,她们把用户范围锁在了清北复交(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后来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她们又把范围扩大到了其他985院校和海外著名高校,“具体选择哪几个海外高校,我们慎之又慎,QS排名全球前100的先进。”

  

在这个平台的群体中,诞生了不少2020年的热搜词:

  

985相亲:中国985工程中的39所顶尖高校学生间的相亲活动。

  

陌学:通过观察高学历单身男女的相亲行为,总结985毕业生非比寻常的爱情婚恋观,乃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985相亲典型男性画像(左):年龄27-31岁,身高170cm-180cm,从事金融/互联网行业

  

985相亲典型女性画像(右):年龄26-30岁,身高160cm-170cm,从事金融/高校行业

  

根据《陌上花开5周年行业分析白皮书》,

  

几大因素决定男性能迅速配对:

  

1.年收入越高越好;

  

2.来自金融、互联网、科研三大行业;

  

3.身高在180-185cm最佳,185-190cm次之;

  

4.“年下男”成为优势,“大叔”仍有一席之地。

  

女性迅速脱单的因素有:

  

1.收入不影响判断,年收入百万者例外;

  

2.来自金融、互联网、科研三大行业;

  

3.身高在165-170cm最佳,170-175cm次之;

  

4.“年下女”最受欢迎,姐姐是新趋势。

  

  

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高茜钰的择偶标准

  

这些因素归总,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绞杀:

  

“让我联想到农博会上的选拔赛……”

  

“从清华毕业还找不到对象,是在炫耀吗?”

  

“让人窒息的相亲,婚姻一开始就是门当户对,那爱情呢?”

  

“择偶标准可以飘渺,但生活需要烟火气,希望这些高材生们都可以来接接地气。”

  

采访时,我们直接问了每位当事人的意见,他们表示择偶不会限定在985范围内,但用985相亲的方式确是非常有效率。

  

共同话题多

  

“不在同一个圈子里,两个人没话聊。”

  

赵岳巍说有一次朋友和他出去聚会,朋友那位中专毕业的女朋友打电话给他,刚上来就是一句粗口,堵得他连口都开不了,“更别提要求两个人在一起聊些有深度的话题了。”

  

  

Anna提出了用“学历”当标准,比“车、房、户口”清新的观点

  

“智性恋”比“钱”清新

  

Anna说,自己参与过高学历圈的线上征友活动,择偶标准那一栏写上了:高学历左边加分右边,理工男左边加分右边,有人在评论区留言:这不就是智性恋?(智性恋:被对方的智识所吸引,从而产生想要与对方交友的想法。)

  

Anna提到自己是个典型的文科生,所以理工科学霸对她来说更有吸引力。她说自己从来都没有提过希望对方有房有车或者有户口,以“学历”来择偶纯粹是个人选择,而且这个标准和普世的车、房、户口本的要求一比,不是很清新吗?

  

学历不错的人,更容易靠自己的能力找到稳定、收入高的工作,家庭成员也更注重教育。

  

  

乐乐认为:985相亲是一种比较更容易搭建信任的方式

  

圈子小,不易被骗

  

985相亲还有一大优势——熟人推荐。陌生人相亲的一大危机在于信任问题,尤其当下社会“朋友圈拼单名媛”、“拼单某二代”等现象此起彼伏。而在985相亲圈,信任问题几乎不存在。

  

月亮和乐乐表示,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很方便让朋友去对方学校问问他过往的经历,“大家都住一个村落,犯罪的成本很高,你出过什么丑事,一下子就传了过来。”

  

月亮说,圈子里曾发生一个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相亲的故事。一位号称在美国读博士的男生上平台相亲,女嘉宾却发现男生长时间在用中国时间作息,平台去对方的校园网上查了他的论文,发现对方在用同名同姓人的学生证照片诈骗,“这个圈子就这么大,用江湖行骗那一套很快就会被拆穿。”

  

  

王沫沫认为:大家的婚恋观也受到阶级焦虑的影响

  

维持或跨越阶层

  

从清华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的王沫沫,幽默地打了个比方:一个清华的毕业了去卖猪肉,是要上新闻的——这源于人们对高学历群体已经形成中产阶层刻板印象。而985相亲者,多少都有“维持或者跨越阶层”的要求。

  

王沫沫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父母对她的期望就是这一代比上一代强,她能考上清华是全家人都没想到的事。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因为考上了清华,她跃升到了中产阶层,“焦虑它在生活中体现在方方面面,所以婚恋绝对也是被折射进来了。”

  

  

婚恋路上,试试去掉标签的束缚

  

“我是一个养猫都要看它能参加什么比赛的人,相亲不在同一档,不就亏了吗?”某位985相亲者开玩笑对我们说。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沈奕斐身边的同事、朋友、学生几乎都是从985高校毕业,她从社会学的角度,向我们解答了“为什么985学生觉得自己不找个985的对象就亏了?”

  

“因为我们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竞争体系中,学习、工作上的成功,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然而他们忽略的是,婚姻并不会因为有成就感而幸福。”

  

  

在采访赵岳巍的过程中,他提到了自己父母的婚姻:北大女博士和人大男硕士的结合,在1960年代可谓是站在学历鄙视链的顶端了。他的母亲聪明优秀,年轻时有许多追求者,最后选择了他父亲,因为他是追求者中最聪明的。

  

然而在往后的生活里,母亲醉心学术研究,难免疏于人情世故,而父亲也并不那么擅长去帮她弥补,两人常有口角。“学历解决不了往后几十年的生活,这是我从他们身上学习到的婚姻观。”

  

研究大量婚姻个案过后,沈奕斐发现两个学历完全对称的人未必最合适,因为他们可能擅长于相同的领域,又同时不擅长于同一个地方;反之,如果男性是个博士,太太是一个不搞学术、但对家庭有强烈支持的人,他们的生活通常很幸福,性别对调,结果也是一样的。

  

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解释“985相亲”背后的社会现象

  

“当然,这也不是说因为你是985,我就不找你了,这个没必要。”沈奕斐解释道,身处985的环境里,高材生的确最容易接触到高材生,这时候产生的恋爱也是志趣相投、悸动不已,只是要分清楚到底是先“悸动”还是先“设立学历门槛”?

  

Bang说,父母给他介绍的相亲对象,往往一上来就谈很功利的话题:像是家境匹配,学历相近,外貌般配,“就很难让人有那种悸动的感觉,以前校园恋爱时想到她心里就小鹿乱撞,我还挺怀念这种感觉的。”

  

绝大多数受访者也表示,即使是使用985相亲的方式,自己还是在寻找爱情,渴望恋爱带来的悸动和心跳。

  

当你想要拥有爱情的同时,又要求能达到维护自己阶层的目的——这本身就与爱情感性的逻辑相违背,你找到的人也会功利。

  

  

清华大学毕业生月亮的择偶标准

  

月亮说,是一次又一次的相亲,才帮助从没谈过恋爱的她,明白了自己真正的择偶标准,“不是又高又帅,不是又才华横溢又温柔体贴,而是一个能跟我聊得来的人。”

  

沈奕斐在这点上表示支持,认为相亲就是打开朋友圈一个很好的方式。每个人在爱情来临前,首先要有交朋友的能力。

  

然后,可以给自己设1-3个底线。你是个颜控,就在学历上放低要求;你是个学霸控,就在家庭条件方面放宽限制;特别是985相亲者,如果要把985的标准坚持到底,那千万不能在985的背后再贴什么隐形标签,不然只会原地打转。在你底线范围里面再去找让你舒服的人,打开自己对于亲密关系的想象,对人生的想象。

  

最后,祝大家都能在2021年找到心仪的对象。

  

来源:一条青年观察家柳叶刀学术

  

文末说句正事

  

由于微信平台算法改版,公号内容将不再以时间排序展示,如果大家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推送,强烈建议星标我们和给我们多点点【在看】。星标具体步骤为:(1)点击页面最上方“3D实验室”,或者扫描下面的左边二维码右边,进入左边公众号右边主页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