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哪些市场化创新创业人才可以申请落户上海?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上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上海咨询
【导读】上海居住证积分网在下文为各位朋友带来2022年哪些市场化创新创业人才可以申请落户上海?的相关内容,有需要的小伙伴现在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市场化创新创业人才
1.获得一定规模风险投资的创业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
2.在本市取得经过市场检验的显著业绩的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
3.在本市管理运营的风险投资资金达到一定规模且取得经过市场检验的显著业绩的创业投资管理运营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
4.市场价值达到一定水平的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
5.取得显著经营业绩的企业家人才。
二、相关拓展
1、第1项所称“获得一定规模风险投资的创业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是指获得科技企业孵化器(须经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备案)或创业投资机构(须经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备案),首轮创业投资额1000万元及以上,或者累计获得创业投资额2000万元及以上(须资金到位并持续投资满1年)的本市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10%、在企业连续工作满2年的创业人才。
2、第2项所称“在本市取得经过市场检验的显著业绩的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是指在本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须经上海市技术转移协会备案)中连续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满2年,最近3年累计实现5000万元及以上技术交易额(技术合同双方当事人分别不少于5家且不是关联企业,技术合同履行率达到70%及以上)的技术合同第一完成人。
3、第3项所称“在本市管理运营的风险投资资金达到一定规模且取得经过市场检验的显著业绩的创业投资管理运营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是指已经完成在本市投资累计达到3000万元的本市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或副总裁及以上的高级管理人才。
4、第4项所称“市场价值达到一定水平的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是指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上年度本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3倍,且缴纳个人所得税累计达到100万元的企业高级管理、科技和技能人才。
5、第5项所称“取得显著经营业绩的企业家人才”,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家:
(1)运营本市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或持股不低于10%的创始人。
(2)企业连续3年每年营业收入利润率10%以上,且上年度应纳税额不低于1000万元;或科技企业连续3年每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且上年度应纳税额不低于1000万元;或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3)企业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不属于国家和本市规定的限制类、淘汰类目录。
(4)企业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无失信信息记录。
以上就是2022年哪些市场化创新创业人才可以申请落户上海?的全部内容,更多落户上海资讯,本网还将会继续关注。
推荐文章
- 香港户口的可以在大陆读五年制大专吗
- 上海杭州抢人了,北方已留不下年轻人
- 没有高考成功单招的大专算高中起点吗
- 在职博士投稿审核当中怎么办
- 2022年买崇明房子就可以直接落户上海户口这是真的吗
- 2022年度由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实务专家授课的《商事仲裁实务》课落户法学院
- 高中毕业的可以直接函授本科学历吗?还是参加成人高考好?
- 为吸引人才上海再出招:世界前50名校毕业生可直接落“沪”
- 快来围观!上海注册会计师增加落户积分?
- 持初级会计证并无1000元补贴,CPA持证人才是大赢家!
- 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读!打工人必看
- 2020年上海户籍总人口数量走势图
热门文章
- 上海户籍政策出炉落户上海户籍 你满足条件了吗
- 应届毕业生档案和户口转移,高分求详细解答
- 佛山2022社保一次性补缴政策
- 留学生上海落户的条件,2021年起上海落户全面放宽,落户如此简单!
- 在国外留学的学历回国如何认证?最快多久拿到?
- 求职权威数据大揭秘:留学生海归回国找工作分分钟直接进四大
- 应届生户口迁移办理流程具体有哪些
- 在上海买房的社保条件
- 同济大学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怎么报名
- 知乎讨论:一个大专生,究竟有没有必要进行专升本考试
- 上海科技大学的本科含金量有多少?
- 官宣:一线城市对海归敞开怀抱!放宽留学生落户条件,缩短入境隔离时间!
最新文档
- 9月2日普陀区市筹公租房申请审核通过名单
- 非上海硕士落户政策
- 2022年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规定
- 部分城市租房落户条件“严格”
- 户口咨询电话是多少?
- 规划指导帮办理上海户口靠谱吗
- 放开落户限制政策,最新或2022(历届)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的意义解读
- 父母投靠子女落户上海需要什么材料和手续?
- 2022落户上海的35种方式大盘点
- 非上海户口有劳动手册吗?
- 贵阳报户口亲子鉴定需要什么证件?
- 大批外资项目落户长三角 外企加速融入一体化发展